> 正文
璧山:建活力水城 让城市美丽如画
2019-01-02
来源:璧山电视台

【导语】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基、发展之要。近年来,璧山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水为脉,着力实施“活力水城”建设,扎实做好“水”文章,有序开展净水、亲水、美水工程,让城市乡村变得水光粼粼,美丽如画。

【正文】“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2013年,璧山在“三区一美”布局中如此表述绘就璧山“活力水城”图景,勾起人们对“梦里水乡”的无限憧憬。为了让图景变为现实,近年来,璧山在巩固璧南河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全力打造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活力水城”。【正文】其实,渝西地区比较缺水,璧山更是渝西最缺水的区县之一。如何攻克这一难题?璧山人从“水”入手破题。从2013年开始,璧山开启了以“一河六湖十八湿地”为蓝图的“活力水城”建设精彩篇章。这几年,璧山每年都启动建设2到5座水库,拦截雨水;遇水架桥,目前,城乡主次河道已建成桥梁50余座,成为一座“桥都”;坚持完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加大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投入,通过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治理、城市堤防治理、农村河道治理、病险水库整治以及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等工程,城市防洪压力大大减轻,实现了从“十年九淹”向“暴雨不成灾”的转变。

【正文】经过几年的建设,璧山“活力水城”已初现芳容。从河流治理到镇街污水处理厂(站)建设,从水库建设到“一河六湖十八湿地”打造,从“中水回用”工程纵深推进到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花落璧山……璧山以水为脉,与水共生,依水发展,治好了水、留住了水,更用活了水,促进了发展。

【正文】与此同时,河湖水系连通是璧山水城建设的妙笔。今年,璧山实施的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项目有三个,即璧北河-璧南河连通工程、千秋堰-盐井河-同心水库连通工程、长江提水璧山供区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璧山的水资源将更加富足。

【正文】此外,璧山还重点完成盐井河水库扩建、璧南河综合整治、千层岩水厂扩建、璧城污水处理厂扩建、璧南河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30多项重点水利项目,持续改善水环境,水质长期保持在IV类以上。宜居水平不断提升,生活、工业用水得到满足,水城各项硬性指标基本实现,曾经的“贫水”地区开始向“富水”地区转变。

【正文】如今,璧南河绿水长流、蜿蜒而过,秀湖、御湖、黛山湖镶嵌城中,雪山、双凤、东岳等水库星罗棋布,周边湿地众多,尽显生态之美,人们争相在“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活力水城”畅游。城区水面占比已提升至11.2%,人均水域面积达到10.5平方米,水网密度突破3.8公里/平方公里,“水清、水畅、岸绿、景美”的“活力水城”雏形形成。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