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基、发展之要。近年来,璧山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水为脉,着力实施“活力水城”建设,扎实做好“水”文章,有序开展净水、亲水、美水工程,让城市乡村变得水光粼粼,美丽如画。
【正文】“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2013年,璧山在“三区一美”布局中如此表述绘就璧山“活力水城”图景,勾起人们对“梦里水乡”的无限憧憬。为了让图景变为现实,近年来,璧山在巩固璧南河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全力打造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活力水城”。【正文】其实,渝西地区比较缺水,璧山更是渝西最缺水的区县之一。如何攻克这一难题?璧山人从“水”入手破题。从2013年开始,璧山开启了以“一河六湖十八湿地”为蓝图的“活力水城”建设精彩篇章。这几年,璧山每年都启动建设2到5座水库,拦截雨水;遇水架桥,目前,城乡主次河道已建成桥梁50余座,成为一座“桥都”;坚持完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加大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投入,通过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治理、城市堤防治理、农村河道治理、病险水库整治以及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等工程,城市防洪压力大大减轻,实现了从“十年九淹”向“暴雨不成灾”的转变。
【正文】经过几年的建设,璧山“活力水城”已初现芳容。从河流治理到镇街污水处理厂(站)建设,从水库建设到“一河六湖十八湿地”打造,从“中水回用”工程纵深推进到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花落璧山……璧山以水为脉,与水共生,依水发展,治好了水、留住了水,更用活了水,促进了发展。
【正文】与此同时,河湖水系连通是璧山水城建设的妙笔。今年,璧山实施的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项目有三个,即璧北河-璧南河连通工程、千秋堰-盐井河-同心水库连通工程、长江提水璧山供区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璧山的水资源将更加富足。
【正文】此外,璧山还重点完成盐井河水库扩建、璧南河综合整治、千层岩水厂扩建、璧城污水处理厂扩建、璧南河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30多项重点水利项目,持续改善水环境,水质长期保持在IV类以上。宜居水平不断提升,生活、工业用水得到满足,水城各项硬性指标基本实现,曾经的“贫水”地区开始向“富水”地区转变。
【正文】如今,璧南河绿水长流、蜿蜒而过,秀湖、御湖、黛山湖镶嵌城中,雪山、双凤、东岳等水库星罗棋布,周边湿地众多,尽显生态之美,人们争相在“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活力水城”畅游。城区水面占比已提升至11.2%,人均水域面积达到10.5平方米,水网密度突破3.8公里/平方公里,“水清、水畅、岸绿、景美”的“活力水城”雏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