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全方位促进乡村振兴
——“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特别报道之六
2019-03-21
来源:璧山电视台

【导语】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去年7月13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在部署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时指出,要深刻把握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此,区“三会”对标对表中央决策和市委要求,找不足看差距,分析了当前我区农业产业的现状和短板,并提出: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厚植现代大农业发展优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全方位促进乡村振兴。

【正文】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我区农产品总量不断增长,品种日益丰富多样,农产品供求短缺已不复存在。但是,受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传统体制机制的影响和束缚,农业发展中的各种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凸现。这些结构性矛盾不仅表现在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等方面,而且体现在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农产品效益问题凸显、竞争力不强上。

【正文】舒俊介绍说,在规模方面,璧山的农产品多为大众化品牌,名、特、优、新品种较少,同质化严重,没有形成璧山公用品牌的农产品,缺乏“响当当”的拳头产品。发展方式方面,全区的大多数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户多采用粗放式生产,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市场竞争力。效益方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这就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效益,也直接损伤了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正文】针对目前我区农业产业的现状和短板,唯有“抓重点、补短板”,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才能破除瓶颈,解决难题,振兴乡村。这段时间,位于福禄镇斑竹村的沃柑采摘园迎来了丰收的时节,每到周末,前去园内采摘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这其中不少都是主城的游客。

【正文】斑竹村和红山村的个例是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益探索。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必须产业兴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紧紧牵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以产业兴旺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为农村各项发展提供充实的物质基础。为此,区委十六届全委会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做文章,提出要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厚植现代农业发展优势,全力打造主城区的“菜园”“果园”“花园”,以“三园”为抓手发展农业产业。

【正文】舒俊表示,要打造成主城的“菜园”“果园”和“花园”,彻底解决农业产业“小、散、乱”的现状,发展现代农业,还得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此,今年,我区将落实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让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在不损失农民土地利益的前提下,作为要素流动起来,搞活现代农业和规模经营;让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活用起来,使闲置的宅基地变成农民直接的收入。

【正文】与此同时,今年,我区还将稳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通过让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将农村集体、农民的“死资源”变为“活资产”,让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享受到入股分红收益,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正文】有了土地资源和资本下乡作为保障,我区还将利用离主城近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用“互联网+”为农业赋能,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打造城乡一体的电商运营中心和配送体系。

【正文】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产业兴旺,还需要推动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全方位发展。为此,今年,我区将通过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守住绿水青山,提升村容村貌。

【正文】人才振兴方面,今年我区将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吸引一批有志之士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正文】此外,今年,我区还将落实2500万元镇街最低财力保障,引导镇街走符合自身条件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提升镇街自身“造血”功能;继续做好已有的道口规划发展,并启动新建道口的国土空间规划前期工作,提升镇街发展活力,建设一批特色小镇。

【正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这希望的田野上,扛起了重任、补齐了短板、夯实了根基、用好了法宝,紧紧抓住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必定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