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来璧山:赏微刻工艺 品渝派江湖
2019-04-12
来源:璧山电视台

【导语】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重庆,作为川渝古驿道的起点,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商贾官差穿梭在驿站之间。作为成渝古驿道上最大的一个商驿,来凤驿传承的文化成了璧山这座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出自古驿站来凤的微刻和来凤鱼。

【正文】璧山微刻工艺艺术,源于清代璧山来凤驿人王倬,以诗词文章,国内外名画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选材讲究庄重、典雅、名贵。璧山微刻工艺的每一件作品,毫厘之中都要求最大程度地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之既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气质,也散发出文化交融的气息。

【正文】来凤古镇,历来为八方食客聚集、四海烹饪绝技淘染之地。再加上此地自古以来盛产肉质鲜美的各类鲜鱼,便诞生了以鱼为主要食材的“来凤鱼”系列名菜。一道鱼可做上百种菜,光刀工技法就有20多种。来凤鱼自古就声名在外,光是切鱼就分为直切、顺切、拉切、退切、锯切、滚切等不同的手法,里面大有门道。作为渝派江湖菜的代表之作,如今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都有来凤鱼的身影,甚至在美国旧金山等地的唐人街也打出了来凤鱼的旗号。一条打着重庆旗号的来凤鱼,已经游上了世界的餐桌。

【正文】在璧山,除了微刻工艺、来凤鱼等7项市级非遗项目外,区级非遗项目多达52项。众多的非遗项目将让你多角度了解璧山的历史、人文以及美食,认识不一样的璧山。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