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重庆,作为川渝古驿道的起点,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商贾官差穿梭在驿站之间。作为成渝古驿道上最大的一个商驿,来凤驿传承的文化成了璧山这座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出自古驿站来凤的微刻和来凤鱼。
【正文】璧山微刻工艺艺术,源于清代璧山来凤驿人王倬,以诗词文章,国内外名画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选材讲究庄重、典雅、名贵。璧山微刻工艺的每一件作品,毫厘之中都要求最大程度地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之既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气质,也散发出文化交融的气息。
【正文】来凤古镇,历来为八方食客聚集、四海烹饪绝技淘染之地。再加上此地自古以来盛产肉质鲜美的各类鲜鱼,便诞生了以鱼为主要食材的“来凤鱼”系列名菜。一道鱼可做上百种菜,光刀工技法就有20多种。来凤鱼自古就声名在外,光是切鱼就分为直切、顺切、拉切、退切、锯切、滚切等不同的手法,里面大有门道。作为渝派江湖菜的代表之作,如今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都有来凤鱼的身影,甚至在美国旧金山等地的唐人街也打出了来凤鱼的旗号。一条打着重庆旗号的来凤鱼,已经游上了世界的餐桌。
【正文】在璧山,除了微刻工艺、来凤鱼等7项市级非遗项目外,区级非遗项目多达52项。众多的非遗项目将让你多角度了解璧山的历史、人文以及美食,认识不一样的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