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义模(右一)在院子里做农活
6月13日,记者随丁家街道扶贫帮扶队队员行车近10分钟,来到了三五村5组79岁老人胡义模的新家, 只见 一栋白墙琉璃瓦的平房,屋檐下随风摇曳的风铃悦耳清脆,十几只鸡正埋着头在林地里找食,为首的大红公鸡昂首挺胸,不时拉长了嗓子打鸣。
“老谢,在家不?给你送新床来了。”帮扶责任人谢天财和另外几名工作人员顶着新床喊道。正在屋里做活的胡义模听见招呼声,赶紧上前迎接。
“谢谢党和政府的关怀!”胡义模激动地握着谢天财的双手说道。
住上属于自己的新房子,这是胡义模盼了半辈子的事。
胡义模和老伴平日里靠干点农活为生,由于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这个家庭走向了困境。祖辈留下来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住不得人,一家人过上了居无定所,四处租房住的日子。
2015年,胡义模被列入建卡贫困户,纳入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
去年,新房建好了,一家人搬进了新家。新房通透向阳、宽敞明亮,卫生间设施一应俱全,水电气全通,“如今农村医保、低保让我们生活就医不愁了,还住上了新房,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胡义模激动地说。
新房虽然已经盖好,但是却没有钱购买家具。帮扶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三天两头往胡义模家中跑,缺什么补什么,先后送来了柜子、桌子、风扇等家具家电。几天功夫,新家被摆得满满当当。“我这是拎包入住,什么都齐了。” 胡义模乐呵地朝帮扶队竖起了大拇指。
不仅有新房住,帮扶队还为其送来了30只鸡苗、两只猪,帮助其发展养殖业。
“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收入也是年年增加,我有信心顺利脱贫。”胡义模说。
记者 孙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