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终止承包经营、引导生态养殖、逗硬查处、专项考核等举措,大力整治农村塘库中的污染养殖,使得往年盛行的“肥水养鱼”现象得到有效制止。”这是区环保局工作人员日前向区政协汇报提案办理工作时说的一番话。
“农村塘库中大量投饲料,或投放畜禽粪便培肥水体的污染养殖,不仅让水产品品质低劣,而且影响群众的饮水安全和农村的环境保护。”在璧山区政协年初召开的全委会上,农业界别委员徐勇在提交的《大力整治农村塘库污染养殖》提案中指出,村组和承包人单方面追求集体性质塘库经济效益的承包经营现象,是造成农村塘库污染养殖盛行的主要原因,应从还集体塘库公益性质、取消承包经营制度、引导生态养殖、加大污染养殖查处力度等方面,大力推进农村塘库污染养殖治理,以促进乡村振兴。提案切中了农村水资源保护中的热点问题,被区政协立案转交区环保局办理。
“今年3月,我局牵头区农委等部门,报区委、区政府审定制发了《农村污染养殖治理实施方案》,从四个方面狠抓了提案的落实。”区环保局提案办理工作人员姜胜宇介绍:一是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高度,组建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村塘库污染养殖治理工作;二是作出全面禁止农村塘库污染养殖的决定,规定农村集体性质的塘库,要全面终止承包经营合同,禁止一切形式的污染养殖;三是制定农村塘库生态养殖技术规范,要求农村集体塘库的水产养殖,均要按照一类水质的标准进行生态养殖;四是建立巡查举报制度,对污染养殖整治不力的单位,或执意进行污染养殖的个人,按照环保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据悉,截止6月底,有4157口山平塘、95座水库已全部终止了承包经营行为,均收归村组统一管理并实施生态养殖,还了农村塘库一汪净水。
(张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