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滴滴甘露 情暖民心
——我区饮水水利工程建设纪实
2018-12-10
来源:璧山报

e0c9d725196a46bbbeee0aea7a123088.jpg

自来水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哗哗哗……”拧开水龙头,一股清澈的自来水从大兴镇莲生村村民朱万志家的水龙头里汩汩涌出。

  “现在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去挑水喝了,前些天政府又免费给我们换了水管,水吃起来更放心了。” 12月5日,谈及自家的自来水,朱万志一脸的幸福。

  村民吃上了方便干净的自来水,地里的庄稼也过上了“吃水无忧”的日子。在成片的蔬菜大棚内,涓涓流水均匀喷出,碧绿脆嫩的蔬菜茁壮成长。

  农村生活的这些改变,得益于我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及水利建设。

  近年来,我区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及水利设施建设,2016年至今,已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66处,18万人受益。完成各类水利设施项目2000余处,有效改善了全区百姓生产生活条件。

  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

  “现在水龙头一拧,水就出来了,又干净又充足。” 大兴镇莲生村村民杨家新说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住地夸赞。

  莲生村一直以来水源匮乏,之前村民都是打井挑水喝。原来喝的水得自己挑不说,还又苦又涩。如果遇到干旱天气,吃水问题更加突出。

  后来,该村从青杠自来水厂引来了水,让全村1800余人喝上了干净水。2016年,该村饮水安全工程被纳入了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升级改造项目。

  通过净化消毒配套设施、入户管网改造、建立工程良性运行管理机制等有效措施,重点解决了该村村民“喝好水”的问题。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区兴建小型水源工程73口。继续升级改造1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已全部开工在建。

  从过去的打井寻水、靠天吃水,到如今在家里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洁净的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让方便、稳定和安全的自来水流进了千家万户。

  水利建设让农田喝饱水

  “现在村里提灌站升级了,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种田了。”近日,在来凤街道登凤村,村民袁维德看着涓涓流水淌入田中,向记者感慨道。

  今年62岁的袁维德家中种有5亩蔬菜田,谈及以往庄稼灌溉的经历,直摇头。

  袁维德告诉记者,最早是去两公里外的地方挑水浇灌庄稼,后来村里修了一个抽水站,“这柴油机抽水站每抽一次水,得抬运柴油机、接水管、自己安装,起码要5个人弄一天才能正常抽水。” 袁维德说,如果遇到没有劳动力的家庭,根本没法让机器运转,极大地影响农业生产用水。

  今年,村里对该抽水站进行了重建,一个崭新的提灌站投用了。该站装机22千瓦,流量189立方米/小时,灌溉面积达200余亩。

  “如今提灌站机器一开,灌溉的水就来了,庄稼喝得饱饱的,太好了。”袁维德说。

  该村提灌站的建成只是我区水利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区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围绕蔬菜、苗木、水果、特色食品等农业主导产业,高标准建成以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节水灌溉、末级渠道为主体的一大批农业配套水利设施,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今年以来,全区新建和改造提灌站6处,维修养护提灌站186处,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亩,修复水毁工程521处,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6万亩,新增灌面1.2万亩,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助农增收成效明显。

(记者 孙茜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