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落下来,斑驳陆离;干净整洁的院落内,村民三五围坐,拉着家常,笑声不断;空气中,泛着淡淡的草木气息,清新怡人……近日,在青杠街道中兴村2组一户农家,记者看到的此情此景,正是青杠街道人居环境治理成效的生动诠释。
今年以来,为了助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青杠街道加大了农村改厕工作力度,引导村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了村民的卫生和健康。
发放遮挡板 挡住恶臭恶习
“今年夏天,整个院子连蚊子也少了很多。”今年,青杠街道中兴村的夏天,与往年相比,少了异味,多了几分清新自然。
年初,青杠街道辖区内,不少农户院落还保留着露天粪坑。一到夏天,便是臭气熏天,蚊蝇乱飞,不仅影响居民卫生健康,还对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此外,由于露天粪坑没有遮蔽物,也没有提示标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美丽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搞好绿化,做好庭院的卫生,也要保持空气清新。”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入夏以前,青杠街道中兴村干部便为该村每个农户发放了一个木板,用于遮盖农家院落的露天粪坑。别看这种挡板是木制的,却是9层压木板,耐腐蚀性极强,有效地减少了露天粪坑带来的“恶臭”。木板上还印有“此处粪坑,注意安全”几个醒目的大字,提醒居民注意安全。
这样的遮挡板现已发放1500余个,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将覆盖青杠街道整个辖区,有力地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落实责任制 确保改厕完工
“现在,我家里也有了独立的卫生间。”近日,记者来到青杠街道大森村8组村民贺朝忠家,他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自家已投入使用的厕所。
在青杠街道,和贺朝忠一样受惠于农村改厕工作的农户,仅今年上半年便达413户。
为了保证改厕工作顺利开展,青杠街道制订、完善了农村改厕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改厕工作机构,明确划分街道社事科、拆迁办、各村社区的具体任务。同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宣传发动,把群众看得懂、听得明白的卫生理念和管护知识,普及到每村每组每户,充分调动起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街道还对改厕工作实行现场督导和技术指导,严把建设材料和建设技术关,确保改厕质量。同时,根据施工进度,逐户对竣工后的卫生厕所进行验收。对不合格、不达标的,绝不验收。”青杠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满足群众所需,今年还将在中兴村修建一处标准化的公厕,供当地村民使用。
随着改厕工作有序、保质、保量的推进,该街道的农村环境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如厕看似是件小事,却是群众生活的日常必需,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巩固“厕所革命”所取得的成效,后期将新建三个大型净化池,将农村居民生活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对已经进行了厕所改造的农户,实施建档管理,不定期开展回访调查,保证设施的完好与正常使用。此外,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卫生和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建美丽家园。
(记者 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