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以来,一场严肃而深刻的党性洗礼让初心和使命根植于璧山广大党员干部的心中。全区1472个基层党组织、2.9万名党员迅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掀起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热潮。
璧山区作为中央第十巡回督导组的联系点,坚持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到位”“四个注重”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在中央督导组和市委巡回指导六组的精心指导下,聚焦主题突出主线,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以理论大学习推动工作大落实,实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主题教育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聚焦主题主线深学细悟
强化理论滋养
2019年10月17日,一场以话剧为载体,形象鲜活、生动走心的“红色党课”《红岩魂》在璧山大剧院上演。话剧尾声,现场11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集体起立,台上台下共诵“狱中八条”,共同缅怀红岩先烈。
前进的动力来自信仰,行动的先导源于思想。在主题教育中,全区聚焦主题主线,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滋养初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
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自学为主,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带着农村“三变”改革、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问题精研细学。
区级领导班子组织为期7天的读书班,围绕8个专题开展集中研讨11次,全区处级领导干部累计学习研讨957次,用心学进去,用情讲出来,不断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全区863名党支部书记参加轮训,集中利用2天时间开展大学习、大研讨,为各支部开展好主题教育打下基础。
基层党组织针对不同群体党员实际情况,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网络学习、送学上门、结对帮学等“五学”方式,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
全区各级党组织充分运用红色资源,通过瞻仰烈士墓、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追忆革命历程感悟初心。邀请中央党校教授来璧解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让近万名党员系统深入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强化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区委班子带头深入剖析区内违纪违法案件,全区共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400余场次、受教育2.2万余人次。10万名群众在区人民广场共升国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爱国主义教育直抵人心。组织全区上千名党员干部现场参加“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通过全媒体直播平台,实现20万名党员群众线上线下共学榜样。
一场场不忘初心的精神洗礼,一次次牢记使命的思想激荡,引领着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在一场场党课中学思践悟,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刻在心上、扛在肩头。
沉下心来调查研究
找准痛点堵点
“将调查研究贯穿始终,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实情民意,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疏通痛点堵点的实招硬招。”区委主题教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唯有从群众中来,才能更好地到群众中去。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脚步“沉”下去,问题才能“找”出来。为此,区级领导深入改革发展一线、重点项目一线、脱贫攻坚一线,全面了解掌握第一手数据。区领导带头进农家、下田坎、入厂房、访小区,围绕区域发展痛点堵点、群众反映热点难点,形成调研报告500余篇。
全区2000余名党员干部奔着问题下基层,发现问题2117个,现场答复解决问题790个,研究提出对策措施2394条。
切实做好“调研深化、问题消化、成果转化”的文章,各级领导通过调查研究转化“放管服”改革、大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等制度机制242项,推动形成工作措施1200余项。
党员领导干部在讲好专题党课上也下足了功夫。
区委书记蓝庆华向全区党员带头讲好专题党课,1000余名党员干部现场参学,2万名基层党员通过远程视频分会场“零距离”聆听党课。
在区委示范带动下,全区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走进镇街部门、村(社区)、企业,紧密结合学习和调研成果,讲好2000余场专题党课,激励全区2.9万名党员把初心使命与当前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转化成“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政治担当、责任担当。
刀刃向内检视问题
补短板促提升
“各位企业家朋友:你们好……区委、区政府诚挚邀请你们评价璧山的营商环境,反映区内各级部门在服务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9年9月初,区内近600家重点市场主体都收到了由区委书记蓝庆华和区长秦文敏联合署名的《给全区企业家朋友们的一封信》。征求意见建议公开信发出后,区委、区政府针对收集到的183个民营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等企业难题,分类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定人定责定期狠抓落实,得到了广大民营企业的赞誉。
不仅如此,璧山还在城市中心地段打造1000平米的“企业之家”,让部门“摆摊”、企业“赶场”,引导鼓励企业提出问题、说出困难。
而这些仅是璧山刀刃向内检视问题的一个缩影。为了找准、找实问题,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党员采取自己找、群众提、集体议、上级点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区委、区政府班子牵头,对照市委巡视、市级部门反馈的问题,逐条梳理研究217个问题,通过督查督办智能系统强力推动,将反馈意见落到底、见实效。
为了实现“开门”抓教育,璧山区还在集中学习研讨、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等重要会议中,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党组织书记、服务对象及群众代表等列席会议,充分听取意见建议780条。制作“码上”提征集意见二维码,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以文字、图片等方式随时反映问题和诉求。目前,通过“码上”提征集到意见近千条,全部梳理交办,构建便民“快车道”。
此外,璧山区还注重深挖“病根病因”,从带有普遍性的基层反应强烈的问题表象中,深挖涉及利益调整、体制变革的制度供给短板。比如,针对“去杠杆”和强监管的背景下,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日益推高的问题,充分发挥帮扶企业“资金池”效用,为民营企业发放信用贷款381笔19.7亿元,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从严从实落实整改
回应群众关切
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6件65人,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84件139人;查处或破获黄赌毒案件145件,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4件4人。
以城市规划管控推动民生实事落实,将小区养老、托幼设施纳入土地招拍挂条件,实施老年、儿童友好计划,建设“一老一小”友好城。
深化“小区的事不小”的认识,标定“小区的事不出小区”的方向,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试点,积极搭建城市政务网、城市治理网、城市生活网,倾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关做法得到人民日报点赞。
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成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启动大学城(璧山)科技创新生态社区建设,编制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规划,努力打造大学城创新生态区。
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互动机制,累计解决问题136个,“企业之家”获评“中国繁荣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范例”。
……
开展主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一个个有力的数据也印证了璧山区在主题教育中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璧山区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关键、集中攻关,把解决问题的实效作为衡量标准,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回应群众关切。
区委将八个方面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作为政治责任,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构建“1个整治组+4家牵头单位+10个指导组”工作体系,采取专题报账、约谈提醒、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项目化推进专项整治。
为了把为民服务解难题落到实处,璧山区探索构建“1+6+N”党员志愿服务联盟,目前已有6800余名党员结合自身专长报名参加教育、健康、法律、三农、文旅、扶弱等6个专项组,成立1100余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550余件次,惠及群众近万人。
“主题教育有没有成效,关键看群众满不满意。”区委主题教育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题教育期间,全区以务实的作风和有效的举措抓紧抓实各项工作,在解决群众“急忧盼”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相关特色经验做法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20余次,重庆卫视、重庆日报等市级媒体报道70余次。市委巡回指导六组对璧山区主题教育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今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接下来,璧山区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提炼符合璧山实际、具有璧山特色的经验做法,制定10条具体措施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制度化,探索建立管根本、利长远、重实效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员干部永葆初心、勇担使命,为努力成为全市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先行区不懈奋斗!
(记者 黄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