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肩负重要而神圣的使命,人民群众给予了信赖与希冀,就要深入基层、敢于直谏,全力履职。”我是群众眼里的“华姐”,自担任区人大代表以来,时刻铭记着这份沉甸甸的使命,为社会发展献力量,为百姓冷暖献爱心,为政府工作献计策。
2018年12月20日,在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我辞去了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职务。
从2011年到2018年,我在人大代表的岗位上,做着最具价值的工作,历经最有意义的时光,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同志,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崇高的事业,一路前行,共同追求。
2011年,我与人大工作结缘,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时任县侨联副主席的我正在整理资料,突然接到县人大办公室的电话通知,拟将我作为人大代表到正兴镇石院村参加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的选举。
我的心顿时被紧张与兴奋填满。紧张与兴奋化作激情,当好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初心,温暖了整个冬季,我将这份激情变为了学习的动力。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履职谏言?服务群众要怎样才能到点到位?工作之余,在网络上学,向书本学,向老同志学,我沉溺在各种学习方式中。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成了我当时追求的目标。
在担任人大代表的7年时间里,我无时无刻不在鞭策自己,警醒自己,一定要做一名为群众讲实话、做实事的合格代表。
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仔细收集资料,认真撰写议案……责任与使命将热心化作细心,一丝不苟贯穿我担任人大代表的始终,为的是不负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
走过这7年,思考亦多,感慨亦多,收获亦多。
得知选民群众的困难问题,我想方设法去解决;得知海外侨胞回乡探亲,我会主动与之联系;得知归侨侨眷生病住院,我会适时前往探访;得知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我总是奔走在“讨说法”的最前沿;得知建卡贫困户的农副产品滞销,我就联系侨界爱心人士前往购买……
群众都称我为“华姐”,他们已把我当作知心大姐。对我来说,荣获的“全国侨联系统维权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既是荣誉和肯定,也是责任与鞭策。
我以人大代表身份,架起民生大桥,带领侨界爱心人士开展活动。数次到多所小学为贫困学生、留守儿童送去棉背心、冬衣、教学用品、文具,和孩子们过有意义的儿童节;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助听器和棉衣,一起包饺子过重阳节;联系澳大利亚魏基成“天籁列车”驶进各个镇街,为耳疾患者送去助听器……
我把勤学善思作为一种政治责任,苦练内功提素质;把务实担当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履职尽责勤为民。始终牢记人民的重托,肩上的责任。我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更为严格,锲而不舍提高综合素质,提振精神状态,提升工作手艺,提高履职能力。
在工作中,我利用自身工作平台,紧扣中心,用心用智用情用力助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基层开展视察调研工作,捕捉第一手资料,抓住突破热点难点问题的关键,通过深入研究,把问题弄清弄透,在人大议题审议中把意见提准,把建议提实,让人大代表的作用发挥更充分,让调研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
有缘人大终不悔,认真履职勤耕耘。一朝跨入人大门,永远不忘人大情。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事业不会相伴你一生,但你为事业付出和奋斗却是一生的财富。”(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