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万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荣膺“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称号。作为企业掌舵人、公司董事长刘宝玉在电力电缆、MEMS传感器、电机驱动芯片功率模块领域深耕十年,带领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成为行业“隐形冠军”。而作为区人大代表,他始终将企业家精神与代表职责相融合,以产业实践为根基,以建言献策为纽带,为重庆智能传感产业升级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从“跟跑”到“领跑”,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
走进万泰电力科技公司智能化洁净车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MEMS压力传感器正在精密检测设备上快速封装。“这颗‘小芯片’能精准感知0.01毫帕的微压变化,打破了国外垄断,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慧医疗等领域。”技术总监介绍道。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万泰电力科技锚定“硬科技”赛道,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15%,攻克了高精度传感信号处理算法、耐高温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和3项软件著作权,并编写颁布了3项重庆地方标准,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项。公司传感器事业部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跃居前三。2018年,企业牵头组建“重庆黄葛树智能传感器产业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院所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带动上下游12家企业实现技术共享。“人大代表身份让我更深刻认识到,企业创新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产业’。”刘宝玉说。
从“企业诉求”到“行业声音”,建言献策破解发展瓶颈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既需要内生动力,更依赖外部生态支撑。”作为璧山英才和区人大代表,刘宝玉始终将履职重心放在优化产业生态上。
在2025年区人民代表大会上,他提交的《关于新形势下、快速促进新材料,新技术和半导体产业抢抓机遇,大力促进璧山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引发热议。建议中,他结合企业实践,指出本土产业链“小而散”、高端人才短缺、应用场景开放不足等痛点,建议政府“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建设共性技术中试平台、推动‘渝车渝用’场景对接”。该建议受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推动区政府陆续出台新举措,规划建设专精特新传感器产业园,并设立专项产业引导基金。
“人大代表既要‘接地气’摸实情,更要‘谋全局’提良策。”刘宝玉多次走访产业链企业,形成《芯片封装测试环节降本增效调研报告》,促成区内建立“封装材料集采平台”,帮助企业成本降低18%。他还联合多名代表发起《关于强化制造业“数字工匠”培育的联名建议》,推动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开设“电线电缆”、“智能传感微电子”等专业,首批定向培养100名技术人才,培养技术骨干,为产业快速发展奠定技术人员基础。
从“产业报国”到“履职为民”,双岗建功诠释责任担当
“企业经营是点,代表履职是面,点面结合才能激活发展‘一盘棋’。”刘宝玉坦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他将全力推动璧山区成立“人大代表产业创新联络站”,拟组织辖区企业家代表、高校专家每月定期开展技术对接会,摆问题、讲困难、找办法、求合作。
力所能及的做好产业帮扶,让企业员工在帮扶中凝聚产业力量,一直是刘宝玉的心愿。党支部牵头设立帮困基金,适时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慈善捐助、关心困难职工等活动,累计投入3.9万元为贫困生助学圆梦,30多万元开展劳动帮扶、消费帮扶。全方位展现非公企业大爱情怀和责任担当,企业获得重庆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刘宝玉获评“璧山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建议纸到政策包,刘宝玉用“创新精神”做强企业,以“代表情怀”服务大局。面对“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刘宝玉说到“我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履职为墨,在创新驱动与履职为民的交响中,继续奏响新时代人大代表‘双岗建功’的铿锵乐章,为重庆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贡献力量!”(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