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上区委主要领导要求,近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恩德带领调研组,对全区垦造水田和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
“目前,垦造水田每年有一定的激励金,除去支付农户土地流转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种植还有些盈余,但如果5年过后,仍由村里继续经营,将无法承受。”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对连片整治不理解、不配合,‘插花地’导致不能成片集中整治,对业主成片利用、宜机化操作有影响!”
“前段时间因缺水等原因,现在还有部分地块没有种植水稻。”
“作为业主,具体地块的排水系统建设多,灌溉设施建设少,存在‘窜排窜灌’现象。设计单位没有充分考虑地块地貌实际和水源保障等因素,山坪塘、蓄水池等设计建设少,导致部分地块不能实现能排能灌。”
……
在调研座谈会上,涉及项目实施的10个镇街分管负责人、村社干部和部分区人大代表纷纷发言,对项目在规划、实施和后期管护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座谈会前,调研组先后到广普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工程示范项目、部分垦造水田地块进行了实地查看,现场询问种植业主和村民,全面掌握和了解了项目建设和建成后利用情况。
据了解,2022年,分二批在健龙镇示范片、八塘镇、七塘镇、大路街道等8个镇街,实施垦造水田2756亩,工程总投资3841万元。规划在广普镇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1.5万亩,总投资约5900万元。截至6月底,共实施整治田块6288.28亩,占计划面积的71.6%,其中整治梯田6131.16亩,整治梯土157.12亩,新建田间道路工程(含机耕道、生产路)46497米,修建和维修排水与灌溉工程15612米,新建沟带路5463米,维修提灌站6座。
调研组针对目前项目建设存在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规划勘测未深入到村社,导致规划与实施地块出入较大;部分设计内容没有结合实际;部分垦造地块蓄水保水能力差;大部分垦造水田流转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村干部反映集体经济和工作压力较大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一是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二是抓好典型示范工程建设,为面上实施做出样板;三是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四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五是积极探索多种生产经营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