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坚决拥护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因为承包关系稳定了,不仅增强了我们发展生产的信心、顺应了我们农民愿望呀!”
“现在社员反映较为强烈的就是1994年9月30日后出生的人,至今没有土地,明年承包到期后该怎么办?”
“我们农民新村建设中,用地有30亩左右,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给农户的土地租金或补偿问题?”
这是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镇街召开村、社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上,大家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场景。
近日,按照十五届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区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恩德带领调研组,先后深入试点镇健龙镇和其他镇街开展人口基本情况和土地利用现状等抽样调查,分别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全面查找和梳理存在的问题,认真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
我区农村承包地第二轮承包期将于2024年9月30日到期,根据《璧山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方案》要求,健龙镇已被确定为2023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镇,自今年5月开始至2024年3月底全面完成;其他非试点镇街自2024年1月开始至9月底前全面完成。目前,健龙镇已完成摸底调查。
在镇街调研座谈会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恩德强调,2019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为开展这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我们要坚持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始终以农村社会稳定为前提,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继续提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稳慎有序实施,尊重历史、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既解决好当前矛盾又为未来留有空间。
调研组认为,当前必须关注的农业、农村、农民在30年间发生的几大变化,一是农民对土地意识的变化,二是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变化,三是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针对调研发现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三峡移民占用原农户承包地的问题、巴渝新居(农民新村)占用农户承包地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占用农户承包地的问题”等相关问题,调研组提出建议: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区农业农村委和各镇街要做好“长久不变”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及时、充分、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使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群众全面准确了解党和国家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二是坚持延包原则,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三是健龙镇作为全国试点镇,要抢抓时间,摸清底数,梳理问题,针对相关问题先行先试,认真总结璧山做法。四是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耕地撂荒问题,要健全承包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赋予农民集体依法防止和纠正长期撂荒承包地等行为的职责,对长期弃耕抛荒承包地的,发包方可以依法采取措施防止和纠正弃耕抛荒行为。(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