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以来,区人大常委会把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作为创新人大工作的先导,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优势,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和有声有色的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我区人大工作全貌,拉近了人大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弘扬了“民主法治”的主旋律,为人大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去年10月,《这个区长,为何亲自出庭?——重庆市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助推依法治区找到新抓手》文章在《中国人大》杂志上刊登,实现在国家级媒体上稿“零突破”;在常委会办公室增设信息中心,3次召开人大宣传工作会,改版《璧山人大》杂志,将季刊调整为双月刊,印发量扩大2倍,璧山人大工作经验做法两次登上《中国人大》,宣传信息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2017年,在《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公民报》《公民导刊》《璧山人大》、璧山人大网等市、区级各类媒体上用稿445余篇(条),其中在《公民报》和《公民导刊》上用稿58篇,居全市区县人大第三名;编辑印发《璧山人大》4期,采用稿件81条,璧山人大网采用稿件206条。
一、上下互动、内外联动,打造新的宣传格局
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充分认识到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分管宣传工作,常委会办公室牵头协调。在年初人代会上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坚持讲人大宣传工作,并组织区人大各专委会和常委会工作部门、各镇街人大负责人和通讯员召开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全区人大宣传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宣传任务和重点,邀请市人大公民报刊社编辑开展专题培训。不断加强与宣传部门和区广播电视台、璧山报社、区党政信息中心三级区级媒体的联系和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在人代会召开前夕,成立宣传组与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召开联系会或协调会,重点讨论和策划人大宣传工作。既保证人代会的宣传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明显,也对全区的人大宣传工作起到了显着的推动作用。
二、选优配强、业精实干,打造新的宣传队伍
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关键要有三支过硬的宣传队伍,即人大机关宣传骨干、宣传部门及新闻媒体记者、镇街人大骨干通讯员。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区人大各专工委确定一名通讯员,各镇街人大确定1~2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有较好文字写作和综合能力的同志担任专(兼)职通讯员,具体负责抓好各委办、街乡人大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宣传工作上,既有具体的工作职责范围,也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报道任务,基本做到了信息畅通,宣传报道无遗漏。各新闻单位也与区人大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制度,只要是人大组织的重要活动,都能随叫随到,及时宣传报道。
三、聚焦重点、突出特色,打造新的宣传实效
人大新闻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政治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因此人大新闻宣传要注意围绕人大工作重点,突出人大特色。去年主要突出三个方面:
一是加大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三会”(人代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的宣传力度,促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深入人心。在人代会期间,区人大常委会与宣传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大会宣传报道方案,调用最先进的设备,组织阵容强大的采编队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和宣传形式,安排显要的版面和黄金时段对大会的盛况及代表们审议大会报告的情况进行了准确、及时、充分而生动的报道。对会内会外的情况以及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和焦点问题作了全方位、宽领域的报道。其报道内容越来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而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人代会的关切度和注意力。对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报道,也有了新的改进和加强。除搞好程序性报道外,还注重加强了实质性的报道。围绕会议审议的重点,对“一府两院”组成部门的工作情况作了相关报道;对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会议作出的决定、决议作了如实报道。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会议的透明度和现场感,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真实本质。
二是突出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三权”情况的宣传力度,加深了人民群众对人大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这是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三项重要职权。在大力加强对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职权、任务以及履职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宣传报道的同时,还着重加强了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三权”的作法、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效的宣传报道。如去年重新修订《评议工作办法》,对区科委和区司法局开展工作评议;首次开展专题询问等工作的相关报道就是人大代表关心区政府部门工作,认真履职的集中体现。通过报道突出展示了人大在促进璧山经济社会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使人大在人民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
三是加大对常委会日常性工作与活动的报道力度,提高了人大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与活动十分频繁,对此,我们都采取不同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宣传报道。重点围绕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视察、调查活动;走访联系代表、为民排忧解难等工作进行了专题和综合性的跟踪宣传报道。如,为加强常委会领导与代表的联系,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三到三访三倾听”活动。常委会领导分别到代表选区、工作岗位、家庭,访代表履职情况、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听取代表对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的意见,听取代表对议案、建议办理落实情况的意见,听取代表收集的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共走访代表183人次,收集建议67条,实现了非职务代表的全覆盖。区人大组织电视台、网络媒体记者进行了及时的宣传报道,保证人大开展的每一项工作与活动都置于群众的关心和监督之下,使人大工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四、灵活多样、喜闻乐见,打造新的宣传阵地
人大刊物不仅是学习交流人大工作经验的平台,还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扩大人大宣传工作影响力的一个主要阵地。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刊物的征订工作,如切实做好《公民报》《公民导刊》以及《中国人大》的征订发行工作,确保了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通讯员随时了解人大工作动态,学习人大知识,并鼓励他们多提供稿件,踊跃向人大刊物投稿。同时办好璧山人大网、《璧山人大》杂志等刊物,不断提高质量,扩大发放范围,加强人大工作的宣传力度。还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阵地的作用,人代会、区人大及其常委会、镇街人大开展的各项活动、履职过程等都及时在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把人大工作展示给人民群众,较好地发挥了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推动作用。(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