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目的是促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落实,提高办理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如何对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才能有效促进其落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采取有效的办理方法,提高办理质量。政府部门等办理代表建议,传统的方式是与代表见面、沟通、形成书面办理答复函,并请代表对办理答复函进行现场评价。人大代表面对面的当着政府部门的领导或者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评价,往往碍于情面,几乎所有的人大代表对办理答复函的评价都是满意。这种方法限制了代表们真实想法的表达。今年,璧山区首次实现了人大代表建议网上办理,也是全市的试点区县之一,其目的是想提高建议办理的质量和实效。这种在网上进行评价的办理方法,且是进行两次评价即代表对答复函的评价和之后对答复函中承诺事项落实情况的评价,避免了代表与办理部门负责人面对面碍于情面的尴尬局面,也可以实现代表们的“真实想法”。从今年全区办理的情况来看,效果初显,在对142件建议答复函的评价中,满意133件、基本满意6件、表示理解3件,效果好于2017年。
多措并举督办建议,形成督办“压力”。一是务实认真督办建议。对确定的重点建议,每一件可由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明确人大各专工委为具体督办部门。对重点建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办。督办前应明确重点督办建议办理程序,即办前面商、调研论证、商定方案、正式答复、推进落实和报告结果等。督办时可组织办理部门负责人和提出建议的代表参加督办会,详细听取办理部门的办理方案,听取代表的建议意见,督办领导和督办的专工委针对办理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做到不含服,不遮掩,甚至对敷衍塞责的答复予以批评指正,同时共同商议如何认真落实办理方案,让办理部门心服口服;二是对个别建议进行“特别督办”。对群众反映强烈又有条件办理的重点建议进行全程跟踪督办。如璧山区从今年的代表建议中选择了“关于对公交车爱心卡加强管理的建议”确定为2018年全程跟踪督办建议,由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亲自参与全程督办,并引起区政府领导和区交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从督办的结果来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对非重点建议进行抽查督办。在督办建议工作中,我们往往对重点建议重视,却忽略了其他建议的督办,没有做到统筹兼顾,没有对全部建议形成督办的“压力”。为此,可以对其他建议实行随机抽查督办的方式进行检查监督,让每一个办理部门因抽查督办形成“压力”,不得不认真办理每一件建议,促其提高办理的质量和效果。
多渠道反馈督办结果,压实办理部门责任。人大对部门办理建议督办的结果如何?效果如何?质量如何?这些都应该及时向政府等相关部门进行通报,否则,政府分管领导可能对此事“一无所知”,就没有形成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无缝对接”,可能形成人大“一头热”的结果。为此,一方面人大可以及时向“一府一委两院”书面通报代表建议办理的总体情况,让每一位分管领导了解相关部门办理建议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借用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联席会上向参会的主要领导通报建议办理和督办的情况,让主要领导知晓结果。从今年璧山区人大召开的“一府一委两院”联席会议上通报对代表建议的情况来看,效果很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民生建议当即引起了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再次是对在函复内容针对性、办理态度、办理计划等方面被代表评价为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部门可以采取通报方式予以“曝光”,对其形成“压力”,促其认真整改。
积极引导代表,避免代表“被满意”。目前,在督办代表建议过程中,代表反映“事情没有解决,代表被满意”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缘由,主要原因还在于代表自身。他们反映,虽然采取了网上办理代表建议,但办理部门的领导与代表熟悉等因素,内心评价为基本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却碍于情面或者“怕得罪人”而“违心”地“被满意”。因此,人大应加强对代表的教育和引导,排除各方干扰,消除思想顾虑,名正言顺地指出他们提出建议是依法履职的体现,不是代表个人想法,而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对政府及其部门等能够办理的建议该坚持原则的一定要坚持原则,该评价为不满意的要敢于说“不”,让代表建议的“刚性”逐渐凸显,让“被满意”现象逐渐消失,促使每一位代表建议办理实现真满意。(王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