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要消息 公告决定 一府两院 监督视窗 工作动态 镇街人大 代表工作 工作交流 法律法规 知识课堂
     
当前位置: > 正文
群众有话“家站”说——大兴镇人大有效搭建起代表联系群众新平台
2019-08-30
来源:

“真的没有想到,昨天我才到村人大代表工作站反映未通自来水的情况,今天自来水就通了,村里有了人大代表工作站,我们反映问题真的好方便呀!”近日,家住大兴镇朝元村6组的刘志碧老人逢人感慨道。

这些年,刘志碧一直随儿女居住在璧山城区,为方便老人回老家居住探亲,其儿子在今年初将老房进行了翻修,但由于没有安装自来水,老人感到生活十分不便。正当老人一筹莫展时,邻居告诉她,可以到村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去反映困难。于是老人在邻居的陪同下,将信将疑的来到村人大代表工作站,区人大代表杨茂彬、李永富接待了他们。了解到老人的诉求后,杨茂彬庚即与镇农业服务中心联系,在镇农业中心的协调下,安装人员第二天就来到刘志碧家。不到半天工夫,清澈的自来水便流进了刘志碧家的水缸,让刘志碧倍感欣喜。

如今,在大兴镇,群众有事找“家站”已成常态。村民成了“家站”常客,总爱来这里坐坐,将自己的烦心事、村(居)的大事小事向接待的人大代表诉说。该镇人大通过“家站”,有效搭建起了代表联系群众、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的新平台。

去年,该镇人大贯彻市、区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把实现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新时代工作的突破口,投入近两万元,在辖区内建成人大代表之家 1个、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 19个。“家站”内统一悬挂醒目标识标牌,配置桌椅、文柜、接待座位牌、履职表册簿等,为代表联系群众提供保障,为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提供方便。

“家站”建成后,镇人大积极探索,在“家站”开展学习交流、接待群众、定期省亲、听取意见等常态化活动。每季度组织代表在“家站”开展 1次集中学习,提高履职能力;规定每月10日为“代表接待日”,代表们轮流到“家站”接待群众;每季度首月的星期三为代表“定期省亲”集中活动日,代表分别回到所在选区“家站”省亲,开展调研、走访、座谈、帮扶等活动;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镇人大还在“家站”组织群众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对镇重大民生实事、重点工作、惠民政策落实等的意见建议。

自“家站”建立后,辖区内的90余名区镇人大代表已在“家站”固定联系群众约400人,接待群众1000余人,走访群众近2000人。通过“家站”活动,推动解决了许多代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卡点问题,涌现了许多先进事迹和好人好事。去年12月,区人大代表杨文惠在联盟村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接待群众时了解到,该村2组困难群众任振木意外摔伤,无钱医治,便及时联系人大代表、村(居)干部积极捐款,帮助其治疗,受到群众称赞。

今年初,石鼻村4组建卡贫困户钱开万向接待他的镇人大代表张清平反映,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自家屋前的晒坝至今还是土坝子,收割回来的粮食一直借别人的地坝进行晾晒,农忙时,要等别人粮食晒干了才能借地晒粮,有时还要将粮食担到很远的地方晾晒,晒完后又很远担回来,十分不方便。了解到此情况后,代表张清平立即发动代表多方出策出力,为钱开万联系免费的硬化晒坝材料,并于1月10日组织人大代表义务为其硬化晒坝,解决了钱开万多年来来的困扰。

今年4月12日,区人大代表王代忠在独耳村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接访群众时接群众反映,丹凤公厕没人管,环境卫生太差,有损政府形象。王代忠庚即到现场查看并将情况向镇政府反映,引起政府高度重视。4月13日,在镇长李剑锋的召集下,相关部门专题研究对辖区内公厕的专项整治和管理工作,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大整治、大清扫行动,公厕面貌焕然一新,得到群众点赞。

上述典型事例在大兴镇还很多,据了解,截至目前,该镇通过‘家站’活动,累计收到群众意见建议170余条,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0余件,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讲50余场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群众对镇政府工作意见20场次,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接下来,我们还将探索开展镇政府领导及办站所中心负责人进'家站'活动,实现政府与群众'零距离',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把党的声音直接传递给群众。”该镇人大负责人介绍说。

(李荣宝 卓大勇)

【打印正文】
 
首页 重要消息 公告决定 一府两院 监督视窗 工作动态 镇街人大 代表工作 工作交流 法律法规 知识课堂 他山之石 璧山新闻
关于我们 丨 法律声明 丨 联系方式 丨
使用帮助 主办:重庆市璧山区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建议使用1360X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