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社区书记,扎根基层8年,是同事眼中工作能力突出、做事雷厉风行的“多面手”,是尽职尽责办好社区群众大小事的“贴心人”。她是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努力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用心服务群众。她就是璧山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来凤街道西街社区党委书记宋平敏。

亲力亲为,当好文明创建“急先锋”
创建文明城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宋平敏深知只有凝聚起居民的共识,才能真正形成共创的合力。为了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宋平敏总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带着社区干部一起,上门开展入户宣传活动,引导社区居民群众了解文明常识、践行文明行为、知晓和支持文明创建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每敲开一户居民的家门,她和社区干部都会将相关的宣传资料送到居民手中,仅今年以来就累计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等6000余份。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她着眼于居民的实际需求,组织各小区每月开展一次以法律政策咨询、网络防诈骗、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传统节日还发动社区干部和热心居民一起参与到送春联、包粽子、打麻糍等民俗活动,有效地加深了社区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需求。
尽心竭力,托起人民群众“安居梦”
棚户区改造是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善群众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在担任区人大代表期间,宋平敏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小桥街片区有80%以上房屋都是C、D级房屋,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严重影响到了群众的居住安全。“抓住棚改浪潮的机会,将小桥街片区一并考虑。”宋平敏内心突然有了解决问题的“良方”,于是她向人大工委反映、向街道领导汇报、跟街道具体科室交流,并提出了希望能加快对小桥街片区进行棚户区改造的建议。很快,宋平敏的建议便获得了街道人大工委和办事处的高度重视,派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对居民进行动员,宣传房屋征拆迁政策,签订户型申购书,协助居民补办房产证……在动员过程中,宋平敏多次来到现场走访群众,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还房安置协议的签订情况,房产继承公证的合规性等开展监督,保障群众利益不受损害。2023年7月,小桥街片区住户的还房安置协议终于全部签订完成,居民们也都完成了腾房移交,小桥街片区改造工程预计今年底就能开工建设!“虽然过程曲折了一些,但是能看到群众从‘忧居’变‘优居’,我的内心无比高兴。”宋平敏这样说。

用心用情,当好社区居民“贴心人”
作为群众的代言人,宋平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每天到小区了解居民情况、倾听居民诉求,从“微”处着手,通过办好民生“微实事”,着力解决社区居民民生难题。在日常走访调研中,宋平敏发现每到傍晚时分,凉桥桥头就十分热闹,原来是农户们推着新鲜采摘的瓜果蔬菜在此处售卖。但凉桥地处交通要塞,每日车流量巨大,行人聚集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并非绝佳交易地点。针对这一情况,宋平敏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深入走访调研,并形成意见建议上报街道人大工委,集结多方力量,通过实地勘探和多次协商最终在来凤新城门口规划出一片临时市场,保障了社区居民的出行安全。群众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正是这样体现在她履职的过程中。

基层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宋平敏总说,要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群众“代言人”、社区“当家人”,宋平敏每天忙碌在社区的大街小巷,用心用情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于家长里短中展现巾帼精彩,于平凡细微处彰显代表担当。(杨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