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人大代表和志愿者们把杨万林家的垃圾都清理干净后,忘乡台院子周边再也闻不到臭味了,我提议给参与忘乡台院子环境整治活动的每个村民积5分,给主动配合这次整治工作的杨万林也积1分。”日前,在河边镇盐井河村“院坝治理”积分讨论会上,村党委书记黄华东的提议得到了院坝治理监督小组和积分小组全体成员的一致同意。
据悉,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河边镇在总结去年开展的“院坝治理·党员带头”经验基础上,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管理”与“院坝治理”融合,形成独具一格的“院坝治理积分管理办法”。
河边镇人大主席伍晓琴介绍,镇人大通过让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活动进行积分,并由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等,以轮流抽签形式组成监督小组,定期复核群众积分分值并予以公示,对累积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群众,可以在村集体经济兴办的惠农超市领取等额物品,推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此前,家住忘乡台的杨万林喜欢把自己认为有用的废塑料桶、坏腿旧板凳、化肥废料袋等垃圾捡回家,对周围邻居造成不少困扰。
“他家被各种废品包围,路过都觉得臭气熏天。”周围邻居对杨万林这种做法意见很大。“好几次村里派人清运了杨万林家的垃圾,但过不了多久,废品又堆满了,我们平时下地干农活都只能绕道走。”家住杨万林隔壁的黄大妈说。
但杨万林却认为,自己家的环境如何,与他人无关。
像杨万林这类情况在河边镇不止一家,而社区干部对不配合的群众也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久而久之,整治热情也被不配合的群众磨淡了,院坝治理工作在执行层面出现了“上热中温下冷”局面。
“群众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那就让群众在环境整治中获得实惠,以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持久推进环境整治。”伍晓琴说。
在镇人大多次调研后,院坝治理积分管理办法应运而生,今年8月,在文昌社区和盐井河村试点推行。
随着参与清除国道、村道沿途杂草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农户屋前长期堆放的杂物消失不见了,一些院落还主动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以前满院跑的鸡鸭也在屋后树林下规范圈养了。
“积分办法上说了的,我们参加一次村里的集体活动可以积分;主动把自家的院子扫干净,把物品堆放整齐,都可以积分的,如果我们积分多,还可以上红榜,我们还是想光荣一下。如果屋前屋后还像以前那样乱糟糟的,不仅不能积分,万一被贴在黑榜上,好丢人哟。”河边镇文昌社区3组居民张大梅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才是真正的主角,只有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焕发了,绿水青山的环境保护才会有不竭的动力。院坝治理积分管理试行两个月,村社区干部主动提醒群众清扫卫生的次数明显减少了。”伍晓琴说,下一步,镇人大将持续关注院坝治理积分管理试点效果,积极为镇党委政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共同致力美丽乡村建设。(周晏如 雷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