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要消息 公告决定 一府两院 监督视窗 工作动态 镇街人大 代表工作 工作交流 法律法规 知识课堂
     
当前位置: > 正文
代表建议让法槌敲响便民音符
2019-07-31
来源:

便民、利民是我们基层机关的责任,是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办事难的痛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大环境下,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普及、各种矛盾纠纷依法处理的法律需求更加迫切,以案学法、以案说法、以案析法、就近普法就成了基层法律审判机关的一项基本任务。区人大常委会青杠街道工委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区人民法院仅在大路、丁家两个街道派出了法庭,加上在璧山城区的法院只有三个审判点,而法院每年审判的15000余件案件中,有近20%的案件来自镇街,有的群众为了到法院寻求法律援助打官司,往往需要走很远的路,特别是偏远镇村的一些弱势群体、老弱病残人员,根本没有到过法院,经济上、精力上也承受不了。送法到身边,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就成了乡村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为此青杠代表小组在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设立廵回法庭的建议》。

该建议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多次与区人大代表、相关镇街协商研究,形成了办理代表建议的初步方案。近日,在七塘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会议室内“现在开始开庭……”的宣布声和法官手中法槌的落下,区人民法院廵回审判点设立以来第一起案件正式开庭审理。在审判现场,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旁听等席位设置规范,审判席正中高悬着国徽,高清摄像设备对审判过程进行全程录影,接受全国网民的监督。“之前有个纠纷什么的,要坐几十分钟的车到大路街道的璧北法庭,既耽搁时间,还要花路费,现在在我们镇上就能打官司,方便了我们老百姓,我们还就近学到了法律知识,长了见识。”参加庭审旁听的跃进村村民邹小金感慨地说道。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人民法院利用办理代表建议的契机,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法律优势,按照相关规定设立了璧南人民法庭、璧北人民法庭两个派出法庭。今年6月,在两个派出法庭的基础上,又在全区偏远的七塘镇、正兴镇公共法律工作服务站设立两个廵回审判点,并表示以后还将根据群众法律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设廵回审判点。同时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和偏僻乡村出行困难的群众,实行上门立案、廵回办案、就地审理、就地送达,主动把法庭推进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园区企业,让群众不出村社就能解决诉讼难题,进一步完善便民诉讼机制延伸司法服务触角,让司法服务贴身暖心。形成以区人民法院固定审判庭为中心,各便民法律联络站、法庭廵回审判点为补充,以案学法、以案说法、以案析法,就近普法的服务格局。

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区人民法院将采用驻地廵回审判与流动廵回审判并举的方式,法官定期到廵回审判点开庭审判,就地为群众提供调解、法律咨询、审判等“零距离”的法律服务,让法槌敲响便民、利民的和谐音符。(曾永德)

【打印正文】
 
首页 重要消息 公告决定 一府两院 监督视窗 工作动态 镇街人大 代表工作 工作交流 法律法规 知识课堂 他山之石 璧山新闻
关于我们 丨 法律声明 丨 联系方式 丨
使用帮助 主办:重庆市璧山区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建议使用1360X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