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要消息 公告决定 一府两院 监督视窗 工作动态 镇街人大 代表工作 工作交流 法律法规 知识课堂
     
当前位置: > 正文
一件代表建议 节约资金上千万
2019-12-30
来源:

“嘀、嘀……”在璧山区的公交车上,市民无需翻包掏出公交卡,直接用脸对着刷卡机即可识别乘车。据悉,在今年底前,璧山区公交乘车系统将全面完成升级,实现“公交一卡通+AI人脸识别”系统的运用。

公交“爱心卡”被盗刷 引代表关注

璧山区部分公交线直通镇街,路线较长,实行分段计费,部分乘客存在“坐长买短”的行为。还有部分老年人反映,驾驶人员乱刷“爱心卡”里的金额,没坐几回,卡里就没钱了,甚至有少数驾驶员从持卡人手里,把很少使用或基本不使用的“爱心卡”低价收购过来,肆意盗刷,套取国有资金。

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监管?

2018年,区人大常委会将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关于对公交“爱心卡”加强管理的建议》和《关于整顿公交车刷卡的建议》并案,作为重点督办建议,全程跟踪监督。2019年该建议又被纳入跨年重点督办建议。

该建议交办后,区交通局及时搭建办件班子,明确办理领导,落实办理人员,建立办理机制,按照重点督办建议办理程序开展办理工作,并决定对辖区现有的公交IC卡系统进行“公交一卡通+AI人脸识别”升级改造。

在办理过程中,区交通局加强与提建议代表的沟通,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召开与代表的面商会,开展了前期调研,明确了需要办理的具体事项。“有代表提出在公交车上增加语音提示设备,让乘客明白消费。对这些好的建议我们都予以吸纳。”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年多来,区人大常委会全程监督,多次召开座谈会,要求区交通局定期汇报项目进度,加快“公交一卡通+AI人脸识别”系统项目建设,实现交通一卡通预付、金融闪付、互联网二维码支付、卫星定位、分段计费、人脸识别比对、身份证识别、人脸抓拍布控等功能,着力解决公交IC卡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乱象。

“面对‘坐长买短’的问题,新系统已改为两次刷卡,即乘客上下车都需刷卡,由系统自动计算乘车费用。这样既解决了部分驾驶员乱刷金额的问题,又防止了部分乘客‘坐长买短’的行为。”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红军说,若遇下车不刷卡的逃票行为,系统还将于当天直接锁定该人的乘车卡,并以乘坐全程票计费,下次乘车时必需先付清上次欠费才可乘车。

“‘公交一卡通+AI人脸识别’系统的运用,不仅解决了IC卡冒用等问题,还与公安系统人脸数据库联网,实现了对犯罪嫌疑人提前预警。”区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主任王万书说。

每年节约财政金千万元

据悉,今年4月,璧山区就全面完成了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支付系统的设备及软件系统的安装工作,全区所有公交线路均支持交通一卡通全国互联互通(全国互联互通的公交IC卡可在璧山公交应用)、金融支付(所有金融卡、云闪付),实现支付宝、美团、交运通App二维码支付等互联网支付技术在公交中的应用。

9月,又完成了全区26条公交线路,293辆公交车人脸支付系统设备安装,同时基本完成人脸支付系统技术开发和调试工作,以确保12月底前人脸支付系统的安装使用率达100%。

目前,全区办理公交IC卡475635张,其中免费卡195956张、优惠卡5047张、普通卡186760张、学生卡87872张。预计半年内通过运管所办证大厅采集和手机人脸采集等方式,完成全部特殊人群脸部特征采集。

“如今,这一系统已开始投入试用。此项民生工程的实施,每年可为政府财政资金节约上千万元!”杨红军认为,该惠民政策落地,既防止了财政资金流失,又方便了群众,是璧山区交通信息化建设迈出的一大步。

据了解,12月底,轨道交通1号线璧山站将开通,璧山公交与主城公交也将实现无缝对接“一卡通”。

(陈越)

【打印正文】
 
首页 重要消息 公告决定 一府两院 监督视窗 工作动态 镇街人大 代表工作 工作交流 法律法规 知识课堂 他山之石 璧山新闻
关于我们 丨 法律声明 丨 联系方式 丨
使用帮助 主办:重庆市璧山区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建议使用1360X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