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郭清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人大的监督促进“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确保“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要求不走空。我认为,人大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既有监督又有支持,是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属建设性监督,以推动相关部门改进工作,使事情圆满解决,从而实现“多赢”。所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应坚持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严于监督、勇于监督,切实发挥人大在围绕大局、监督为民、服务发展、推动法治、促进和谐的重要职能。
2018年12月20日,我被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这既是区人大常委会的信任,更是代表全区2万多退役军人交付的重托。一年来,我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依法履行职责。一是积极构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今年5月底,完成区、镇街、村(居)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组建和挂牌,为15个镇街、187个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配备工作人员376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专业规范的服务保障体系。二是稳妥推进退役军人安置工作。调整退役士兵“四类人员”安置方式,将每年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安置到区属事业单位(工勤岗)和区属国有企业的人员数,分别控制在符合安置条件总人数的30%和20%以内。完成23名军转干和符合政府安排工作7名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三是扎实抓好常态稳控工作。2次牵头承办渝西片区信访稳定工作推进会,亲自接访500余人次,协助公安司法机关对牵头扛旗参战人员郑宗模实施依法打击,有效处置“2.17”两参人员到渝北龙兴集会、“6.17”原8023参试人员来凤聚会、“10.14”南岸323公司与璧山俊豪置业公司经济纠纷集聚维权等突发事件约30件次,确保了全区退役军人群体总体稳定可控。四是全面巩固双拥工作成效。稳步推进驻璧部队来凤营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和装备库建设土地置换问题,协调解决驻璧部队12名官兵子女入学入托和1名家属就业问题。协调区领导对驻璧部队和重庆预备役高炮师驻训官兵进行走访慰问。高标准完成市级双拥模范城(县)创建迎检工作。五是全面落实抚恤优待政策。完成“两参”人员基础信息收集核查、残疾军人档案清理、身份核实认定,以及退役士兵社保接续等工作,按月为4451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按标准为全区622户城乡义务兵家庭发放区级财政分级负担优待金651万元。投入25万元,组织178名重点优抚对象参加短期疗养。为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全额资助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全部纳入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特困人员供养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为18户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危房改造,为232名重点优抚对象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实施补助。
作为一名政府工作部门的负责人,我认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敢于接受退役军人的监督,就是对退役军人工作的支持,也是推进工作落实的具体举措。为此,我将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配合人大执法检查和人大代表的视察、调研,认真负责地办理好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府承诺的为民所办实事,确保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