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亩产量能达3000余斤。”10月24日,福禄镇红山村村民刘中兰,正在田里忙着采收高笋,看着长势良好的高笋,她不禁喜上眉梢,“今年高笋喜获丰收,这得多亏人大代表王光启上门指导,送技术。”
刘中兰和丈夫前两年就种植了5亩高笋,可由于没掌握到技术,管理不善,导致产量较低。
“别人亩产能达3000斤,我种的亩产才2000多斤,笋子瘦小,上门收购的商贩还要就地压价。”刘中兰无奈地说,今年本想放弃,换种别的农作物。
年初,镇人大代表王光启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刘中兰夫妇,“我有多年种植高笋的经验,今年我来给你提供技术指导,而且收获后还能联系商贩上门收购,产销不成问题。”
吃下王光启的定心丸后,今年刘中兰夫妇扩大种植面积,种下10亩地高笋。
“高笋生长病虫害较少,种植期间管理成本不高,主要是下种时要选择株形整齐的种苗。”“种植40天左右,到了分蘖初期就要追肥,现在起除草一点不能马虎了。”……每到管理的关键时刻,王光启都上门指导种植技术。
“有了王光启代表的指导,加上今年雨水充足,让高笋田有活水。”刘中兰高兴地说,每天商贩上门收购,自己只需将剥好的高笋放在路边就行,由于高笋品质好,今年每斤卖1.4元,预计10亩高笋地能收入4万余元。
(记者 陈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