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公厕又脏又臭,赶场天大家只有借用居民家的,现在又干净又漂亮,赶场时也不再‘憋得慌’了,真得感谢镇里,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近日,在正兴镇会兴场镇赶场或过路的群众都非常高兴地说着这样的话。
原来,会兴场镇入场口唯一的公厕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式旱厕。因年久失修,下雨时上漏下淹,且无照明、无冲水,人多时公厕内外污秽不堪、臭气熏天,赶场群众苦不堪言,周边住户也怨声载道,不断所在的团结村、湾塘村村委会反映,但苦于财力所限无能为力。
换届以来,镇人大代表在走访和接访群众时,也经常收到群众反映。于是,代表们于2023年年初人代会上联名提出了维修该公厕的代表建议,但也受财力所限,未能办理落实,群众怨声强烈,代表建议不断。
对此,镇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于2024年初便开展了专题调研,实地了解公厕现状。“公厕位于场镇中央,地处梅江河岸,这个‘问题’公厕既是民生民情的关注点,又是影响河流水质的污染源,无论从哪个角度,镇政府都应当扛起责任,将维修改造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尽早办理落实代表建议,兑现‘民呼我为’承诺。”在公厕旁空地的现场会上,镇人大负责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将该代表建议纳入重点督办代表建议,赢得在场人大代表、村干部、周边群众一片掌声。
一个月后,近10万元的设计预算经费着实让镇政府犯难。“当前正处于后疫情时代,经济大环境整体下滑,单靠镇级财力的确困难,但我们将克服一切困难问题,通过项目整合方式,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如期办理落实代表建议,还群众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方案评审会结束时,镇长陈杰华向与会的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作了表态。
通过多方甄选,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最终确定将公厕改造纳入2024年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改造工作迅即启动。
在短短4个月的施工过程中,镇人大主席团两次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工程推进情况,对地面积水处理、污水管道接入、电源保障方式等提出建议。就在七夕节前,老旧旱厕修葺一新,重新对外开放。小青瓦屋顶,太阳能照明,自冲水便池,防滑地瓷砖,防湿外墙面……一座崭新的公厕正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困扰群众多年的“如厕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万川洪 梁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