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卿
刚刚结束的“全民阅读”调研,让我重新拾起阅读带给人们的无限快乐。
我生活的城市很唯美,它虽不是我的家乡,但我却早已对它万般不舍。在这个城市最繁华的中央大街一角,有一个毫不起眼的书吧,里面总有三五几人在那里安静阅读,每次路过,我都会不由自主地驻足致敬,因为,在我的生命信条里,阅读一直跟世间一切美好相随:希望、梦想、品味、真善美......
我钟爱阅读,因为我是阅读的最大受益者。
少年时代的机缘巧合,让我打小接触中外名篇,虽尚未涉世,却能判断初显:我感慨安娜逐爱的勇气,可对她头破血流卧轨自杀的结果充满悲悯;我惊叹于连的不甘现状,却耻于他的不择手段,所以当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最终被送上断头台,面对这样的结局,我倒认为这恰是他应去的地方。
一路走来,在寻爱逐梦的历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碰到什么样的事,书中的人物、情景自会幻灯片似的一一出场对应,让我从容选择,取舍自如,不再茫然。相比同龄姐妹,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阅读的功效不会立竿见影,但它会默默累积,稳稳传递给有心人:爱的内涵、生存能力、抗压恒心......
从大了去说,阅读可以提升国民素养,增强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同时还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凝聚发展共识。从小处讲,它可以让人吸取知识养分,增长个人智慧。我们时常感叹生命苦短,无法看透一生,但书籍却可以超越时空,横跨古今中外,为人们求学择业做人提供便捷路径,充分在别人的人生中不断反省自己,理解他人,关注真相,节约成长成才成本。
至此,我迷上了阅读。
我这一生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总是似是而非,一直弄不明白。带着困惑,我开始搜索各类读物,任性遐想,如饥似渴品赏不同命运,尝试跟形形色色的人物对话,并从中学会比较,辨别是非,厚植情怀。其实想想,何必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呢,就做一个真实平凡的自己又未尝不可。
由于相貌平平,不够聪颖,所以自己历来不被看好,更是不敢奢望未来,正是阅读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力量。心智尚未成熟时,同学情被竞争冲淡;成绩中等,一直游离在老师视线之外。在不断改进沟通方式、提炼学习方法中,顺利度过了叛逆期,免去了家长的许多担忧。成年后,许多次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事业的低谷期,依然保持冷静、乐观的定力,做到顺不骄,挫不馁,一切坦然面对,平和地接受所有的不如意。“汶川十年”不忍回望,当震中孤儿煎熬成长,恳请大家遗忘时,我陷入深思。十年前的绝望,我们牵心挂肠,十年后的坚强,我们欣慰释怀,但如此沉重的成长令人心疼无比。无声的眼泪让我欣喜发现,尽管我已不再年轻,却依然具备爱的能力,时至今日,还能从内心激起对这些素不相识的孩子那份关怀与不安。后来,渐渐有了一个能为大伙服务的小平台,更是满怀感激,心存敬畏,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疏忽。庆幸身边总有一帮真心朋友可随时分享各自的苦与乐,让我一直漂在他乡却不感孤单。
文化快餐时代,每个视角都被“低头一族”强势占据,但碎片化阅读不应成为“书香璧山”的主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始终渴望留住一切美好,持续保持一种不断向上的状态。
今天,我将继续阅读,因为我还没成为最好的那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