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中旬的上海,“卿云烂兮,纠缦缦兮”。带着“恰同学少年”的美好感受,50余名参加璧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赴复旦大学培训的学员入驻卿云楼,沐浴在人大的深情里,在最美丽的时刻,遇见复旦、用心出发。
金秋九月季,幸得与君识。当置身美丽的复旦大学,阳光、空气、校园、绿意,一切都是梦里花开不败的样子。复旦大学这所创建于1905年的百年老校,全国双一流大学,哪怕是静下心来学习一周,多少可以慰藉我们的再学梦,甚至是复旦梦吧。区人大常委会对学习的安排贴心、严谨、科学。一周的学习内容涉及面广,学员们如饥似渴地听着,手机自觉上交,思想紧紧跟随教授的授课内容游走,好好享受了一场知识盛宴。刘志刚教授讲授的依法治国理论,提出的理论与现实的几点碰撞激发了大家探寻和创新的热情;朱强教授讲授的全球经济现状与大国外交,帮助大家洞察到当前经济社会面临的压力和困难;胡安安教授讲授的领导干部的大数据思维,让大家脑洞大开,找到了现实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胡杨教授讲授的文明礼仪让大家在情景再现中深刻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浦兴祖教授讲授的人大审议知识,解答了大家日常履职中的一些困惑……同时,两个半天的现场观摩学习,让学员们感受差距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大启发。课余,很多学员走遍了复旦大学的菁菁校园,饱览了它的晨曦和夜晚,如莘莘学子般在食堂用餐,在书局看书,在球场打球,在校园跑步……很多学员都有同感,与复旦和上海的邂逅终将过去,但心灵的相通延续到未来。将来的日子,无论学习或生活,一定会心怀“旦复旦兮,自强不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理念感恩地坚持下去。
学习上收获满满,但更多的是结合人大工作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悟。我们为什么而来?为履职而来!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仿佛听到了“责任”二字破空而来的声音,感受到了它的鼓舞和召唤。也许,我们应该从“新”出发,完善一个个的小“我”,来呼应人大代表的大“我”。
一要坚持对标“新变化”,成为最懂人大制度的“我”。新时代呼唤爱学习、善学习的人大代表!每个人大代表都应该做懂人大制度、爱人大制度、用人大制度的表率。要珍惜荣誉认真学、结合新时代思想对照看、立足本职岗位反复想,做到对人大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增强履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人大制度的忠实粉丝。二要坚持领会“新内涵”,成为最有人大思想的“我”。时代呼唤有新时代思想的人大代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恪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原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政治方向,坚守精神追求,使自己视野更加开阔,立场更加高远,人大思想更加深邃,代表形象更加美好,在履职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保持履职热情,确保履职卓有成效。三要坚持满足“新要求”,成为最有人大担当的“我”。时代呼唤有担当的人大代表!水泥缝隙里长出的小草和悬崖峭壁中努力生长的大树,都在证明生命存在的意义和担当的精神。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受民重托,时刻不忘重任在肩。要“想担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每一次履职;要“敢担当”,为民尽力不遗余力;要“能担当”,熟知政策法规、人大知识,练就勇挑重担的“硬肩膀”。四要坚持履职“新作为”,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我”。时代呼唤有作为的人大代表!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是人大代表的天然职责。是否受人民欢迎是衡量一个人大代表称职与否的最基本量尺,能否找出影响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矛盾问题体现一个代表的用心程度,能否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体现一个代表的履职水平。人大代表理应通过一系列履职行为让群众收到人大“靠得最近,与他更亲”的温暖感应……
时光太瘦,指间太宽。一周的培训匆匆结束,我们的人大情复旦缘却将回忆一生。愿美丽复旦,“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依托祖国,面向世界,不断塑造自己的风骨风貌。一声人大一世情怀!愿我们的璧山人大肩负重任,益以新创,乘势腾飞,为璧山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