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悠然
天阶月色如水凉,彼岸星辰微风拂。笑看桂子花盛颜,倚栏杆处秋水寒。秋风微凉,秋月明丽,秋菊烂漫,秋桂芬芳,大地从深绿到金黄。秋天犹如一个身披盛装的姑娘,手持金黄的稻穗,送走夏天的骄阳,迎来冬天的雪霜。
古人谈秋,愁思满怀。睹落叶而悲秋,感秋风而怆然,寄相思于秋月,惜君子兮落英。秋,似乎是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的离别之痛;是柳永的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杜牧笔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无尽宫怨。在诗人眼中,秋天似乎便意味着秋愁,离别,孤寂,悲怆。而秋天真的就只有无尽的萧瑟和森森的愁思吗?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道出了秋的另一面,没有“悲秋”,更是秋盛,而秋天的韵律也在秋日里慢慢晕染开来。不似春天活泼绚丽,也不如夏天活泼张扬,更没有冬天的肃穆端庄,这便是秋天,不张狂,不矫揉,温婉含蓄,内敛却独具风韵。
清浅的秋风还没有带走夏日的余温,金黄的银杏已洒满秋意;清凉的秋雨还未带走一个季节的躁意,秋天已悄然而至。满树金黄秋意来,秋雨潺潺夏阑珊。循着余热,秋站在了季节的渡口,飘飘洒洒的为整个大地换上新的衣装,纷纷扬扬的浸染了阡陌苍穹的容颜。在这浓浓的秋意中,漫步在飞扬的秋雨里,撑一把伞缓缓走过,或遇到雨打桂子,金黄遍地;或看到秋菊烂漫,遍绕篱边;或看到细雨纷纷,落叶有姿。李义山曾言:“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细细绵绵的秋雨敲击在凋零的枯荷上,孤傲而深远,寻常的雨滴,衰败的荷叶,二者交融竟成就一幅隽永悠长的画卷。飞扬的秋雨洗涤了整个夏季的燥热,给秋天带来一抹微凉与梦幻。一场秋雨一场寒,流水落花似惆年。金秋无言寒意至,秋雨纷纷若锦弦。
秋雨越显秋意寒,秋日更添温情来。秋天的暖阳,不似夏季那般热烈,却给秋天带来了一抹暖意,温柔又舒适的拂过你的脸颊。通过暖暖的秋日,秋天展现着它的真情,并拾起这一抹温情,同时间一起停留,停留在这带着暖暖秋意、辉煌灿烂的地方。温暖而明媚的阳光缓缓洒下,透过密密麻麻的树叶,留下一地斑驳。在这时,搬一把凳子,置于庭院内,面朝阳光,感受着秋日暖阳的亲吻,怡然而惬意。或手捧一本书卷,在秋日暖阳中静静徜徉。或漫步在秋日的阳光里拾一片红枫,看大雁南归,听秋蝉低鸣,感受金桂飘香的醉意。
秋雨无言,秋风无痕,秋日和煦,秋水潺潺。秋天里,好想同郁达夫先生一样,去看看北国的秋,在皇城人海中,租一椽破屋,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看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青天下驯鸽的声音。或感受着从槐树叶下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在破壁腰上看牵牛花盛放。或是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寻找一颗颗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枣子颗儿。秋的美,秋的色,秋的姿态与韵味,是看不尽,尝不够的。
秋风秋雨叶枯黄,秋去冬来雪苍茫。待到春风春雷至,又见大地换盛装。秋去也,冬来,春将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而秋之景,秋之韵,却是曼丽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