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区人大常委会与人民一道,书写璧山画卷、见证璧山蝶变,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贡献了人大智慧和人大力量。
2017年,璧山人民的“母亲河”璧南河被评为全国“最美家乡河”,但它也曾一度水色如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0年,璧山区人大向政府交办了整治璧南河污染源的代表议案。长达数年,区人大常委会踏遍璧南河畔,最终将“臭水沟”变成了“最美家乡河”。
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通过评议、专题询问等方式,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找准影响大气质量的“病根”;改进并运用新评议工作办法,获评“2017年重庆十大人大新闻事件”;持续推动全区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被《中国人大》专题报道。在全市率先开展电子化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坚持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常委会会议上作任前表态发言,决定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开展以“三到三访三倾听”为主要内容的“主任接待日”活动,实现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强化代表履职情况量化管理。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